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硕士公司产品方案
一、学科简介
雷火电竞亚洲官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具有45年的办学历史,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暨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山东省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专业,为社会,特别是山东省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和中小学管理人才,具有丰富的培养经验与鲜明的培养特色。学科教学(思政)方向就是在充分发挥这一培养优势与特色的基础上,突出教学与教研并重,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复合型、创新性、高素质专门人才。针对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课程理念,在培养目标制定上突出对现代教育技术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掌握。
本学科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3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山东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齐鲁文化英才1人、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2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者2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人,全国首届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专业教学技能大赛决赛优秀指导教师2人,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学名师1人,多名导师具有长期指导研究生的经历,是一支年龄、知识、职称等结构合理,力量雄厚,并深蕴发展潜力的学术队伍。近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5项,出版学术专著十多部,在《社会主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齐鲁学刊》《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本学科研究生毕业后可以继续到国内外重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也可以到中学、高校、科研单位等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单位工作。
二、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公司产品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公司产品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公司产品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公司产品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三、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四、学制与学习年限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正常学制2年,包括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论文答辩前应完成规定的学分和各培养环节,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条件。延长学习时间者,须提出申请,经学院签署意见后报研究生处审批,包括休学时间,原则上最长在校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
五、培养方式
课堂教学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
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并负责做好教学实践的指导与实施。
政管学院教育实习基地建设依托本科实习基地资源,在山东省部分重点中学建立长期教学实践基地,校地共建,资源共享,共同发展。聘请基地优秀教师为校外指导教师,使员工一方面成为合格思想政治教师,同时为教师专业发展做好准备。
六、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培养环节、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补修课程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
学位课程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本模块至少修满24学分。非学位课程即为专业选修课,本模块至少修满6学分。培养环节包括专业实践和专业实践考核,本模块一共8学分。同等学历或跨专业报考的员工需要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2-3门,本模块不计学分。
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
七、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课成绩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成绩60分为合格,成绩合格获得学分。培养环节的专业实践活动成绩按合格或不合格评定,合格获得6学分。专业实践考核以教育硕士技能达标的形式进行,达标合格获得1学位,不合格者需随下一级重新进行考核。
学位课程不再申请免修。课程考核成绩不合格须随下一级重新修读,学习成绩单中此门课程显示重修。因成绩不合格且在毕业资格审查前未完成重修者,应申请延期毕业。
八、专业实践
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总计不少于一年,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
在完成专业实践的同时,撰写1篇不少于5000字的专业实践报告,获得6学分;参加本专业领域的专业实践考核,合格获得2学分。不参加专业实践、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者,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九、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公司产品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雷火电竞亚洲官网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书目和期刊目录
序号 |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 作者或出版单位 | 备注 |
1 |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 张耀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 必读 |
2 | 当代意识形态研究 | 宋惠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 选读 |
3 |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 | 张耀灿,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 选读 |
4 |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 胡凯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 选读 |
5 |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 张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年版 | 必读 |
6 |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 邓球柏,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 选读 |
7 | 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 | 郑永廷,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必读 |
8 |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案例分析 | 戴艳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 必读 |
9 | 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统计分析 | 戴钢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 选读 |
10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 陈万柏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 必读 |
11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 郑永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 必读 |
12 |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 | 谢海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必读 |
13 |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 沈壮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 必读 |
14 | 比较与创新:中西德育方法比较 | 冯益谦,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年版 | 必读 |
15 | 教育哲学 | 石中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 必读 |
16 | 教育学原理 | 扈中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 必读 |
17 | 教育心理学 | 陈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 必读 |
18 | 思想理论教育热点问题 | 吴潜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 必读 |
19 | 新中国思想理论教育史 | 张雷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必读 |
20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 | 杨立英,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 必读 |
21 | 当代中等学校德育学科教学论 | 刘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 必读 |
22 |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 刘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 必读 |
23 | 新课程思想品德怎么教 | 陶永华,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 必读 |
24 |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 胡田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 选读 |
25 | 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 | 张建文,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 选读 |
26 |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 | 欧阳超,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选读 |
24 |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 | 刘国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 选读 |
25 | 启发式教学论 | 曹长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 选读 |
26 |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 必读 |
27 | 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 必读 |
28 | 互动教学法 | 李傲,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 选读 |
29 | 教学论 | 李朝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 选读 |
30 | 现代教学论 | 裴悌娜,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 选读 |
31 | 新课程研究 | 长江出版传媒集团 | 选读 |
32 | 新课程 | 山西出版集团 | 选读 |
33 | 中学政史地 | 河南大学 | 选读 |
34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陕西师范大学 | 选读 |
35 | 教育研究 |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 选读 |
36 | 教学与研究 | 中国人民大学 | 选读 |
37 | 思想政治课教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选读 |
38 | 课程教材教法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选读 |
39 | 中小学教材教学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选读 |
40 | 思想政治教育 |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 选读 |
雷火电竞亚洲官网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
硕士公司产品方案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 时 | 学 分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学 位 课 程 | 公 共 课 | 全校统一开设 |
| ||||||||
16000008 | 外语 | 48 | 3 | 1 | 考试 |
| |||||
16000003 | 政治理论(教育硕士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 32 | 2 | 1 |
| ||||||
16000004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 ||||||
基 础 课 | 参照教指委指导性培养方案(或学位标准)的要求进行设置 |
| |||||||||
16000009 | 教育学原理 | 32 | 2 | 1 | 考试 |
| |||||
16000010 | 课程与教学论 | 32 | 2 | 1 |
| ||||||
16000011 |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 32 | 2 | 1 |
| ||||||
| 16000012 |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 32 | 2 | 1 |
| |||||
专 业 课 | 参照教指委指导性培养方案(或学位标准)的要求进行设置 |
| |||||||||
19020101 | 思想政治公司产品设计与案例分析(李德芳) | 48 | 3 | 2 | 考试 |
| |||||
19020102 |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材分析(谢玉亮、孟伟) | 48 | 3 | 2 |
| ||||||
19020103 | 思想政治教育测量与评价(陈兆芬、孟宪霞) | 32 | 2 | 2 |
| ||||||
19020104 | 思想政治学科发展前沿专题(高庆涛、李合亮) | 32 | 2 | 2 |
| ||||||
非学位课 程 | 专 业 选 修 课 | 参照教指委指导性培养方案(或学位标准)的要求进行设置 |
| ||||||||
19020105 | 思政学习理论与方法 | 32 | 2 | 1 | 考查 |
| |||||
19020106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 32 | 2 | 1 |
| ||||||
19020107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32 | 2 | 1 |
| ||||||
19020108 |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 32 | 2 | 1 |
| ||||||
19020109 | 意识形态专题研究(王昭风) | 32 | 2 | 2 |
| ||||||
19020110 | 当代政治思潮专题研究 | 32 | 2 | 2 |
| ||||||
19020111 | 学位论文选题、写作与案例分析专题 | 32 | 2 | 2 |
| ||||||
19020112 | 思想政治学科素养专题(孟宪霞) | 32 | 2 | 2 |
| ||||||
19020113 | 思想政治课堂管理与有效教学专题 | 32 | 2 | 2 |
| ||||||
19020114 | 政治高考研究 | 32 | 2 | 2 |
| ||||||
培养环节 | S19020101 | 专业实践 | 中小学教学实践 |
| 6 | 3-4 |
|
| |||
S19020102 | 教育硕士技能达 标训练 | 教育硕士技能达 标训练 |
| 1 | 4 |
|
| ||||
S19020103 | 实践考核 | 实践考核(对以上实践内容、培训的考核) |
| 1 | 4 |
|
| ||||
同等学历或跨专业补修课程 | 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2-3门 | 不计学分 | |||||||||
19020115 | 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孟宪霞) | 54 | 0 | 1 | 考查 |
| |||||
19020116 | 政治学(刘子平) | 54 | 0 | 1 |
| ||||||
19020117 | 心理学(于进、马晓辉、李洪霞) | 54 | 0 | 1 |
| ||||||
19020118 | 教育学(李德芳) | 54 | 0 | 1 |
| ||||||
19020119 | 社会学(马晓辉) | 54 | 0 | 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