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9)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专业代码 110301)
一、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优良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和相关业务技能,实践能力较强,富有创新精神,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目标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上严格要求,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人民,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标2:通过学习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外语、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目标3:具备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坚持体育锻炼,拥有强健的体魄,不断提高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目标4:初步养成吃苦耐劳、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品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毕业要求
1. 知识结构(A)
A1: 人文社会科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文化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等;
A2: 自然科学:经济学、逻辑学、统计学等;
A3: 工具性知识:外语、大学语文、行政职业能力、公文写作、社会调查与统计等;
A4: 专业知识: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公共政策学、公共关系学、组织行为学、行政法学、政治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等。
2. 能力结构(B)
B1: 获得和应用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进行行政环境分析、行政政策分析、行政决策、行政风险评估和组织协调;
B2: 逻辑思维:能够运用逻辑学知识和辩证法等知识从本质上分析问题,并能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
B3: 开拓创新:挫折应对能力、市场分析与判断能力、创新意识和自主创业能力等;
B4: 交流合作: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文字表达、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一定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等。
3. 素质结构要求(C)
C1: 政治素质:熟悉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了解我国政治运转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基本政策和法规,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专业思想。
C2: 文化素质:具备较广博的学科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接受全面、系统的专业训练和考核,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的政治学、管理学知识和方法;树立效率、创新、服务、竞争、民主、法治等现代政治与行政理念。
C3: 身心素质: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表1 员工毕业要求对本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目标1 | 目标2 | 目标3 | 目标4 |
A1: 人文社会科学 | H | H | L | M |
A2: 自然科学 | M | H | L | M |
A3: 工具性知识 | M | H | L | M |
A4: 专业知识 | M | H | L | L |
B1: 获得和应用知识 | M | H | M | M |
B2: 逻辑思维 | M | H | L | L |
B3: 开拓创新 | H | M | L | M |
B4: 交流合作 | H | M | L | M |
C1: 政治素质 | H | M | L | M |
C2: 文化素质 | M | H | L | M |
C3: 身心素质 | M | L | H | H |
注:H:高支撑度,M:中支撑度,L:低支撑度。
二、修业年限、计划总学时、学分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标准学制为四年,学校实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制,允许员工在3-6年内修满学分。计划总学时为2070学时,毕业学分为140学分。员工修完规定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社会学概论、中国政治思想史、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逻辑学。
主要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大学英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语文、军事理论、体育等。
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其中,专业必修课程包括社会学概论、中国政治思想史、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逻辑学、行政学原理、政府经济学、比较政治学(双语)、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政治经济学、公共组织学、市政学、公共政策学、地方政府学、组织行为学、行政法学、公共关系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西方政治制度、行政改革专题。
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包括提高方向课和专业应用方向课,主要包括中国政治发展专题、地方政府与政治究、中国共产党专题研究、基层治理现代化问题研究、管理学、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研究、公共管理思潮、西方行政学说史、应用伦理学、组织行为学、依法治国与基层社会法治化专题研究、公文写作、社会调查方法、电子政务、领导科学、中国管理思想与模式、行政案例分析、现代礼仪与口才实务技巧、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与申论、专业英语。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
本专业涉及到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堂内实践、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等。其中课堂内实践不少于5个学分,基础实践1个学分、专业实践6个学分(包括学习指导、科研方法与科研训练)、综合实践(包括员工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员工实习、毕业论文)14个学分。
五、课程的学时、学分及学期安排(见表2)
1
表2:课程学时、学分及学期安排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 模块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数 | 总 学 时 | 总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开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其他 | |||||||||||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 03011118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Moral Character and Introduction to Law | 3 | 54 | 36 |
|
| 18 | 3 | 一 | 考试 |
|
03011218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mpendium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 3 | 54 | 36 |
|
| 18 | 3 | 二 | 考试 | ||||
03011318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Introduction to theBasic Theories of Marxism | 3 | 54 | 36 |
|
| 18 | 3 | 三 | 考试 | ||||
03011318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Ⅰ) | 2 | 36 | 36 |
|
|
| 2 | 三 | 考试 | ||||
03011418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Ⅱ) | 3 | 54 | 36 |
|
| 18 | 3 | 四 | 考试 | ||||
0301111805 | 形势与政策(一) Situation and Policies(Ⅰ) | 0.5 | 9 | 8 |
|
| 1 |
| 一 | 考查 | ||||
0301121805 | 形势与政策(二) Situation and Policies(Ⅱ) | 0.5 | 9 | 8 |
|
| 1 |
| 二 | 考查 | ||||
0301131805 | 形势与政策(三) Situation and Policies(Ⅲ) | 0.5 | 9 | 8 |
|
| 1 |
| 三 | 考查 | ||||
0301141805 | 形势与政策(四) Situation and Policies(Ⅳ) | 0.5 | 9 | 8 |
|
| 1 |
| 四 | 考查 | ||||
大学语文 | 0601121806 | 大学语文 College Chinese | 2 | 36 | 36 |
|
|
| 2 | 二 | 考试 | |||
大学外语 | 1301111807 | 大学英语(一) College English(Ⅰ) | 3 | 54 | 36 |
|
| 18 | 3 | 一 | 考试 | |||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 大学外语 | 1301121807 | 大学英语(二) College English(Ⅱ) | 3 | 54 | 36 |
|
| 18 | 3 | 二 | 考试 |
|
1301121807 | 大学英语(三) College English(Ⅲ) | 3 | 54 | 36 |
|
| 18 | 3 | 三 | 考试 | ||||
1301121807 | 大学英语(四) College English(Ⅳ) | 3 | 54 | 36 |
|
| 18 | 3 | 四 | 考试 | ||||
1301111827 | 大学日语(一) College Japanese (I) | 3 | 54 | 36 |
|
| 18 | 3 | 一 | 考试 | ||||
1301121827 | 大学日语(二) College Japanese(II) | 3 | 54 | 36 |
|
| 18 | 3 | 二 | 考试 | ||||
1301131827 | 大学日语(三) College Japanese(III) | 3 | 54 | 36 |
|
| 18 | 3 | 三 | 考试 | ||||
1301141827 | 大学日语(四) College Japanese(IV) | 3 | 54 | 36 |
|
| 18 | 3 | 四 | 考试 | ||||
1301111837 | 大学韩语(一) College Korean (I) | 3 | 54 | 36 |
|
| 18 | 3 | 一 | 考试 | ||||
1301121837 | 大学韩语(二) College Korean(II) | 3 | 54 | 36 |
|
| 18 | 3 | 二 | 考试 | ||||
1301131837 | 大学韩语(三) College Korean(III) | 3 | 54 | 36 |
|
| 18 | 3 | 三 | 考试 | ||||
1301141837 | 大学韩语(四) College Korean(IV) | 3 | 54 | 36 |
|
| 18 | 3 | 四 | 考试 | ||||
1301111847 | 西班牙语(一) College Spanish (I) | 3 | 54 | 36 |
|
| 18 | 3 | 一 | 考试 | ||||
1301121847 | 西班牙语(二) College Spanish (II) | 3 | 54 | 36 |
|
| 18 | 3 | 二 | 考试 | ||||
1301131847 | 西班牙语(三) College Spanish (III) | 3 | 54 | 36 |
|
| 18 | 3 | 三 | 考试 | ||||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 大学外语 | 1301141847 | 西班牙语(四) College Spanish(IV) | 3 | 54 | 36 |
|
| 18 | 3 | 四 | 考试 | |
公共体育 | 0501111808 | 公共体育(一) Physical Education(Ⅰ) | 2 | 36 | 36 |
|
|
| 2 | 一 | 考试 | |||
0501111808 | 公共体育(二) Physical Education(Ⅱ) | 2 | 36 | 36 |
|
|
| 2 | 二 | 考试 | ||||
0501111808 | 公共体育(三) Physical Education(Ⅲ) | 1 | 36 |
|
|
| 36 | 2 | 三 | 考试 | ||||
0501111808 | 公共体育(四) Physical Education(Ⅳ) | 1 | 36 |
|
|
| 36 | 2 | 四 | 考试 | ||||
军事 | 2501111809 |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 | 2 | 36 | 18 |
|
| 18 | 2 | 一 | 考试 | |||
合计 | 38 | 576 | 482 |
|
| 94 |
|
|
| |||||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 人文科学 | 可在本领域选修2学分 | 通识选修课至少选修6学分,不超过10学分,课程任选。 员工须在创新创业教育模块选修“老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员工至少选修1门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取得2个学分。 | |||||||||||
社会科学 | 可在本领域选修2学分 | |||||||||||||
自然科学 | 可在本领域选修2学分 | |||||||||||||
创新创业教育 | 至少选修2学分 | |||||||||||||
教师教育 | 可在本领域选修2学分 |
课程 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 模块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数 | 总 学 时 | 总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开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其他 | |||||||||||||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 专业教育必修课程 | 学科 基础 课程 | 0242121801 | 社会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 3 | 54 | 38 |
|
| 16 | 3 | 二 | 考试 |
| ||
0242111802 | 中国政治思想史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 3 | 54 | 54 |
|
|
| 3 | 一 | 考试 | ||||||
0242111803 |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Political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Contemporary World | 3 | 54 | 54 |
|
|
| 3 | 一 | 考试 | ||||||
0242121804 | 政治学原理 Principles of Politics | 3 | 54 | 38 |
|
| 16 | 3 | 二 | 考试 | ||||||
0242121805 | 管理学原理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 3 | 54 | 54 |
|
|
| 3 | 二 | 考试 | ||||||
0242121806 | 逻辑学 Logic | 3 | 54 | 54 |
|
|
| 3 | 二 | 考试 | ||||||
0242111807 | 新生研讨课 Freshman Seminar | 1 | 18 | 18 |
|
|
| 1 | 一 | 考查 | ||||||
小计 | 19 | 342 | 310 |
|
| 32 |
| |||||||||
专业 核心 课程 | 0242221807 | 行政学原理 Principles of Administration | 3 | 54 | 54 |
|
|
| 3 | 二 | 考试 | |||||
0242231808 | 政府经济学 Government Economics | 3 | 54 | 54 |
|
|
| 3 | 三 | 考试 | ||||||
0242231809 | 比较政治学(双语) Comparative politics | 3 | 54 | 54 |
|
|
| 3 | 三 | 考试 | ||||||
0242231810 |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Cotemporary Political System of China | 3 | 54 | 54 |
|
|
| 3 | 三 | 考试 | ||||||
0242241811 | 政治经济学 Political Economics | 3 | 54 | 54 |
|
|
| 3 | 四 | 考试 | ||||||
0242241812 | 公共组织学 Theory of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 4 | 72 | 54 |
|
| 18 | 4 | 四 | 考试 | ||||||
0242251813 | 市政学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 3 | 54 | 54 |
|
|
| 3 | 五 | 考试 | ||||||
课程 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 模块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数 | 总 学 时 | 总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开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其他 |
|
|
| ||||||||||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 专业教育必修课程 | 专业 核心 课程 | 0242211814 | 公共政策学 Analysis of Public policy | 3 | 54 | 54 |
|
|
| 3 | 一 | 考试 |
| ||
0242251815 | 地方政府学 Theory of Local Government | 3 | 54 | 54 |
|
|
| 3 | 五 | 考试 | ||||||
0242251816 | 组织行为学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3 | 54 | 36 |
|
| 18 | 3 | 五 | 考试 | ||||||
0242241817 | 行政法学 Administrative Law | 3 | 54 | 36 |
|
| 18 | 3 | 四 | 考试 | ||||||
0242211818 | 公共关系学 Public Relations | 3 | 54 | 36 |
|
| 18 | 3 | 一 | 考试 | ||||||
0242241819 | 西方政治思想史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 3 | 54 | 54 |
|
|
| 3 | 四 | 考试 | ||||||
0242251820 | 当代西方政治制度 Contemporary Western political system | 3 | 54 | 54 |
|
|
| 3 | 五 | 考试 | ||||||
0242261821 | 行政改革专题 Lectures on Administrative Reform | 3 | 54 | 54 |
|
|
| 3 | 六 | 考试 | ||||||
小计 | 46 | 828 | 756 |
|
| 72 | 45 |
|
| |||||||
专业 教育 选修 课程 | 专业 提高 方向 | 0243131822 | 中国政治发展专题研究 Thematic Study on China's Political Development | 3 | 54 | 54 |
|
|
| 3 | 三 | 考试 | ||||
0243131823 | 地方政府与政治 Local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 3 | 54 | 54 |
|
|
| 3 | 三 | 考试 | ||||||
0243131824 | 中国共产党专题研究 Thematic Stud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 3 | 54 | 54 |
|
|
| 3 | 三 | 考试 | ||||||
0243141825 | 基层治理现代化问题研究 Study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 3 | 54 | 54 |
|
|
| 3 | 四 | 考试 | ||||||
0243141826 | 乡村振兴专题研究 Thematic Study on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 3 | 54 | 54 |
|
|
| 3 | 四 | 考试 | ||||||
课程 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 模块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数 | 总 学 时 | 总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开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其他 |
|
|
| ||||||||||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 专业 教育 选修 课程 | 专业 提高 方向 | 0243161827 |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研究 Lectures on Chinese Culture | 3 | 54 | 54 |
|
|
| 3 | 六 | 考试 | 员工可根据兴趣爱好在专业提高模块、专业应用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任选课程至少修满32学分。 | ||
0243161828 | 公共管理思潮 The Thought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 3 | 54 | 54 |
|
|
| 3 | 六 | 考试 | ||||||
0243151829 | 西方行政学说史 History of Western Administrative Theory | 3 | 54 | 54 |
|
|
| 3 | 五 | 考试 | ||||||
0243171830 | 法治政府专题研究 Thematic Study on Rule of Law Government | 3 | 54 | 54 |
|
|
| 3 | 七 | 考试 | ||||||
0243151831 |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问题研究 Study on Contemporary Western Administrative Reform | 3 | 54 | 54 |
|
|
| 3 | 五 | 考试 | ||||||
0243141832 | 国家公务员制度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s | 3 | 54 | 54 |
|
|
| 3 | 四 | 考试 | ||||||
小计 | 33 | 594 | 594 |
|
|
|
| |||||||||
专业 应用 方向 | 0243271832 | 公文写作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 3 | 54 | 54 |
|
|
| 3 | 七 | 考试 | |||||
0243251829 | 社会调查方法 Social Investigation | 3 | 54 | 54 |
|
|
| 3 | 五 | 考试 | ||||||
0243271830 | 应用伦理学 Applied Ethics | 3 | 54 | 54 |
|
|
| 3 | 七 | 考试 | ||||||
0243231822 | 领导科学 Leadership Science | 3 | 54 | 54 |
|
|
| 3 | 三 | 考试 | ||||||
0243251824 | 中国管理思想与模式 The Thought and Model of Chinese Management | 3 | 54 | 54 |
|
|
| 3 | 五 | 考试 | ||||||
0243281840 | 现代礼仪与口才实务技巧 Modern Etiquette and Eloquence Skills | 3 | 54 | 54 |
|
|
| 3 | 八 | 考试 | ||||||
0243271841 |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与申论 The Test of Administration Occupation Ability and Application | 3 | 54 | 54 |
|
|
| 3 | 七 | 考试 | ||||||
课程 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 模块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数 | 总 学 时 | 总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开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其他 | |||||||||||||
专业 教育 课程 | 专业 教育 选修 课程 | 专业 应用 方向 | 0243261826 | 行政案例分析 Administrative Case study | 3 | 54 | 54 |
|
|
| 3 | 六 | 考试 |
| ||
0243271831 | 专业英语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 3 | 54 | 54 |
|
|
| 3 | 七 | 考试 | ||||||
小计 | 27 | 486 | 486 |
|
|
|
| |||||||||
实 践 教 学 | 必修 | 基础 实践 | 0244221801 | 基本技能训练(一) Basic skills course(Ⅰ) | 0.5 | 1周 |
|
|
|
|
| 二 | 考查 | 本专业的实践课程中还包括课程体系内设的实践课。本专业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方式;创新创业实践与第二课堂分散进行。 | ||
0244231802 | 基本技能训练(二) Basic skills course(Ⅱ) | 0.5 | 1周 |
|
|
|
|
| 三 | 考查 | ||||||
小计 | 1 | 6 |
|
|
|
|
| |||||||||
专业 实践 | 0244271801 | 实习指导 Practice Instruction | 2 | 36 | 18 |
|
| 18 |
| 七 | 考查 | |||||
0244281802 | 科研方法与科研训练 Research methods and training | 2 | 36 | 18 |
|
| 18 |
| 八 | 考查 | ||||||
小计 | 4 | 72 | 36 |
|
| 36 |
|
|
| |||||||
综合 实践 | 0244271802 | 毕业实习 Graduation Practice | 6 | 12周 |
|
|
|
|
| 七 | 考查 | |||||
0244281803 | 毕业论文 Graduation Thesis | 6 | 12周 |
|
|
|
|
| 八 | 考查 | ||||||
0244251804 | 第二课堂 Social Practice | 3 | 6周 |
|
|
|
|
| 八 | 考查 | ||||||
小计 | 15 | 156 |
|
|
|
|
| |||||||||
选修 | 0244261803 | 员工创新创业实践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of Students | 2 | 4周 |
|
|
|
|
| 六 | 考查 | |||||
小计 | 2 | 4周 |
|
|
|
|
|
| ||||||||
合计 | 22 | 234 |
|
|
|
|
|
| ||||||||
总计 | 161 | 2574 |
|
|
|
|
| |||||||||
1
六、主要课程(教学活动)与毕业要求对应矩阵(见表3)
表3:主要课程(教学活动)与毕业要求对应矩阵
毕业要求具体指标点 |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 | 考核方式 | |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名称 | 权重值 | ||
A1: 人文社会科学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0.3 | 考试 |
中国文化专题 | 0.2 | 考查 | |
社会学概论 | 0.5 | 考试 | |
A2: 自然科学 | 政府经济学 | 0.4 | 考试 |
逻辑学 | 0.4 | 考试 | |
社会调查方法 | 0.2 | 考查 | |
A3: 工具性知识 | 大学英语 | 0.4 | 考试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0.3 | 考试 | |
公文写作 | 0.3 | 考查 | |
A4: 专业知识 | 行政学 | 0.3 | 考试 |
管理学 | 0.3 | 考试 | |
政治学 | 0.4 | 考试 | |
B1: 获得和应用知识 | 形势与政策 | 0.3 | 考查 |
科研方法与科研训练 | 0.3 | 考查 | |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 0.4 | 考试 | |
B2: 逻辑思维 | 逻辑学 | 0.5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0.3 | 考试 | |
行政案例分析 | 0.2 | 考查 | |
B3: 开拓创新 | 员工创新创业实践 | 0.5 | 考查 |
实习指导 | 0.5 | 考查 | |
B4: 交流合作 | 现代礼仪与口才实务技巧 | 0.5 | 考查 |
社会调查方法 | 0.5 | 考查 | |
C1: 政治素质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0.5 | 考试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0.5 | 考试 | |
C2: 文化素质 |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与申论 | 0.3 | 考查 |
公共政策学 | 0.4 | 考试 | |
| 地方政府学 | 0.3 | 考试 |
C3: 身心素质 | 毕业实习 | 0.5 | 考查 |
社会实践 | 0.5 | 考查 |
1
七、专业课程设置(见表4)
表4 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 性质 | 课程 模块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先修课程 |
专 业 教 育 必 修 课 程 | 学科 基础 课程 | 0242121801 | 社会学概论 |
|
0242111802 | 中国政治思想史 |
| ||
0242111803 |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 与国际关系 |
| ||
0242121804 | 政治学原理 |
| ||
0242121805 | 管理学原理 |
| ||
0242121806 | 逻辑学 |
| ||
专业 核心 课程 | 0242221807 | 行政学原理 | 政治学原理 | |
0242231808 | 政府经济学 | 管理学原理 | ||
0242231809 | 比较政治学(双语) | 政治学原理 | ||
0242231810 |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 政治学原理 | ||
0242241811 | 政治经济学 | 政治学原理、行政学原理 | ||
0242241812 | 公共组织学 | 行政学原理 | ||
0242251813 | 市政学 | 行政学原理、政府经济学 | ||
0242211814 | 公共政策学 | 行政学原理、政府经济学 | ||
0242251815 | 地方政府学 | 行政学原理、政治学原理 | ||
0242251816 | 组织行为学 | 行政学原理 | ||
0242241817 | 行政法学 | 行政学原理 | ||
0242211818 | 公共关系学 | 社会学概论 | ||
0242241819 | 西方政治思想史 | 中国政治思想史 | ||
0242251820 | 当代西方政治制度 | 政治学原理 | ||
0242261821 | 行政改革专题 |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 ||
专 业 教 育 选 修 课 程 | 专 业 提 高 方 向 | 0243131822 | 领导科学 | 政治学原理、行政学原理 |
0243131823 | 西方行政思想史 | 行政学原理 | ||
0243131824 | 中国管理思想与模式 | 中国政治思想史、管理学 | ||
0243141825 | 国家公务员制度 | 行政学原理 | ||
0243161826 | 行政案例分析 | 行政学原理 | ||
专 业 教 育 选 修 课 程 | 专 业 提 高 方 向 | 0243161827 | 中国文化专题 | 中国政治思想史 |
0243161828 | 公共管理思潮 | 管理学 | ||
0243151829 | 社会调查方法 | 社会学概论 | ||
0243171830 | 应用伦理学 | 社会学概论 | ||
0243161831 | 专业英语 | 行政学原理 | ||
0243171832 | 公文写作 | 逻辑学 | ||
专 业 应 用 方 向 | 0243271832 | 公文写作 | 逻辑学 | |
0243251829 | 社会调查方法 | 社会学概论 | ||
0243271830 | 应用伦理学 | 社会学概论 | ||
0243281836 | 电子政务 | 行政学原理 | ||
0243231822 | 领导科学 | 政治学原理、行政学原理 | ||
0243251824 | 中国管理思想与模式 | 中国政治思想史、管理学 | ||
0243261828 | 公共管理思潮 | 行政学原理 | ||
0243281840 | 现代礼仪与口才实务技巧 | 管理学 | ||
0243271841 |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与申论 | 行政学原理 | ||
0243271831 | 专业英语 | 行政学原理 | ||
0243261826 | 行政案例分析 | 行政学原理 |
1
八、各类课程的学时、学分统计(见表5)
表5:各类课程的学时、学分统计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课程模块 | 学时 | 学分 | 学分比例 |
通识 教育 课程 |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
| 576 | 38 | 23.60% |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
| 96 | 6 | 3.73% | |
专业 教育 课程 | 专业教育必修课程 | 学科基础课程 | 342 | 19 | 11.80% |
专业核心课程 | 810 | 46 | 28.57% | ||
专业教育选修课程 |
| 288 | 32 | 19.87% | |
实践 教学 | 必修 | 基础实践 | 2周 | 1 | 本专业的实践课程中还包括课程体系内设的实践课共13学分。折算后,实践教学所占学分比例为12.42% |
专业实践 | 72 | 4 | |||
综合实践 | 30周 | 15 | |||
选修 | 4周 | 2 |
| ||
合计 | 2574 | 161 | 100% |
九、其他说明
员工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在院内院外进行跨学期跨专业选课修读学分
表6 建议修读学分学期分配表
学年 | 一 | 二 | 三 | 四 | 合计 | ||||
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建议修读学分 | 23.5 | 27 | 29 | 25.5 | 23 | 13 | 12 | 8 | 161 |
专业负责人: 教学经理: 公司教授委员会主任:
经理: 教务处负责人: 分管教学董事长: